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注入红色动能,旅酒学院党员教师团队积极探索思想引领与就业观教育深度融合路径,以扎实行动为学生职业发展保驾护航,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灯塔”。

课堂内外,党员教师们化身政策“解读者”与行业“瞭望者”。他们主动研习党的就业政策,密切追踪旅游、酒店、会展等行业前沿动态,将“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产业机遇”“数智化时代酒店服务升级趋势”等热点议题融入教学。在《会展策划实务》课堂上,党员教师结合“红色主题会展”案例,既剖析专业策划技巧,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价值创造;在酒店管理实训中,通过讲解国企酒店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故事,将正确就业观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老师结合政策与案例的讲解下,变得生动又有深度,我对未来职业方向也更清晰了。”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感慨道。

就业指导9.png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党员教师创新采用 “精准滴灌” 式指导模式。张志辉老师作为党员教师代表,定期与学生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结合职业测评结果,为学生量身定制就业规划。面对性格内向、对职业选择迷茫的学生,他耐心引导其挖掘沟通协调能力,推荐适合的客户服务类岗位;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则联动创业导师资源,提供政策咨询与项目孵化指导。“张老师就像我们的职业发展顾问,不仅帮我找准定位,还鼓励我勇敢尝试,特别暖心!”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表示。

产教融合实践中,党员教师更是冲锋在前。他们主动对接汇爱婚礼公司、三亚山海天大酒店等优质企业,搭建实习就业桥梁,推动学生 “真题真做”。在企业参访、实习动员会上,党员教师以优秀党员扎根基层服务文旅产业的事迹、自身坚守教学一线的工作经历为教材,引导学生摒弃 “唯高薪论”“唯大城市论” 等功利化就业观念。“看到老师们用行动诠释敬业精神,听了前辈在乡村民宿带动村民致富的故事,我决心毕业后投身乡村文旅建设,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发展中。” 酒店管理专业一名学生深受触动。

从思想引领到实践护航,旅酒学院党员教师用责任与担当,将红色基因融入就业指导全过程,助力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发展贡献专业力量。